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会福利机构膳食服务的基本要求、管理要求、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社会福利机构的膳食服务管理与实施。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ietary Services in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953-2017《社会福利机构膳食服务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于2017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社会福利机构的膳食服务进行了系统规范,确保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安全、营养、符合需求的餐饮服务。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标准适用于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开展的膳食服务活动,包括养老院、福利院、康复中心等。明确了“社会福利机构”指依法设立,为特定人群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综合性服务的组织。“膳食服务”则涵盖食品采购、加工、供应全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要求
1. 机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
2. 食品从业人员需持有健康证明上岗,并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
3. 制定完善的膳食管理制度,包括原料采购验收、加工操作规程、留样制度等。
4. 配备满足实际需要的厨房设施设备,保持清洁卫生。
三、膳食管理
1. 根据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及营养需求制定食谱。
2. 每周更新一次食谱,保证膳食多样化。
3. 膳食应以清淡为主,控制油盐糖摄入量。
4. 对特殊需求者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提供个性化膳食方案。
四、食品采购与储存
1. 原料采购应选择资质齐全的供应商,建立进货查验记录。
2. 验收时检查食品感官性状、标签标识等内容。
3. 分类存放食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4. 冷藏冷冻食品应设独立区域,温度分别控制在0℃~8℃和-18℃以下。
五、加工制作
1. 加工前确认食品质量,不得使用腐败变质原料。
2. 生熟分开操作,防止交叉污染。
3. 烹饪过程充分加热,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4. 已加工好的食品应及时食用或冷藏保存。
六、供餐与留样
1. 供餐环境整洁,工作人员穿戴整洁工作服帽。
2. 分餐工具专人专用,避免直接接触食品。
3. 每餐每种食品留样不少于125克,在专用冰箱内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
七、应急管理
1. 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2. 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
3. 保护现场,配合调查处理。
八、监督与评价
1. 定期开展内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接受外部监管机构检查评估。
3. 收集服务对象反馈意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社会福利机构膳食服务规范》从多个维度对膳食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旨在保障服务对象的饮食安全与健康。机构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优化膳食服务流程,提升整体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