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茶嫁接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砧木培育、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出圃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油茶嫁接苗的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Camellia Oleifera Grafting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911-2017《油茶嫁接苗繁育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油茶嫁接苗繁育的技术要求。以下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提到的“砧木选择”部分指出,砧木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实生苗。这要求种植者在选择砧木时要仔细检查其健康状况,确保没有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嫁接后的苗木质量。
关于“接穗采集”,标准明确接穗应当从优良母树上采集,且要求接穗饱满、无病虫害、芽眼完整。采集时间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这意味着接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嫁接的成功率,因此必须严格挑选符合标准的接穗,并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完成采集。
在“嫁接方法”这一章节里,标准推荐采用切接法和劈接法两种方式。其中切接法适用于直径0.8cm以上的砧木,而劈接法则适合于直径1.5cm以上的砧木。每种方法都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点,比如削面长度、角度等都需要精确控制,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此外,“嫁接后管理”也是关键环节之一。包括及时去除多余的芽、保持土壤湿润以及定期检查嫁接部位是否愈合良好等内容。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如感染病害或者出现畸形生长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避免影响整个批次苗木的成长发育。
最后,“出圃标准”设定了明确的要求,例如苗木高度不得低于30厘米,地径不小于0.3厘米,并且要求根系发达、分布均匀。只有达到这些基本条件才能视为合格的产品可以出圃销售给用户使用。
综上所述,《油茶嫁接苗繁育技术规程》通过详细的规范指导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油茶嫁接苗的生产工作,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