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大螟测报调查的方法、内容、技术要求及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水稻生产中大螟的测报调查工作。
Title:Rice Great Borer Forecasting and Survey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904-2017《水稻大螟测报调查规范》是安徽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水稻大螟的监测与预报工作。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水稻大螟”的概念,即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对象范围,确保所有参与测报工作的人员对目标有统一的认识。
测报调查方法
标准规定了田间调查的具体方法,包括样点设置、调查频率等。例如,在田间设置样方时要求每块稻田至少设立5个样点,并且样点应均匀分布于田块的不同部位。这有助于获得更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数据记录与分析
关于数据记录,标准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所有观测到的信息都需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包括但不限于害虫的数量、分布情况以及当时的天气状况等。对于收集到的数据,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害虫的发生规律。
预警信息发布
当预测到可能发生的严重虫害时,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标准指出,预警信息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便于农民理解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渠道(如广播、电视、网络等)向公众传播这些信息,以扩大影响范围。
结论
综上所述,《水稻大螟测报调查规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还强调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对水稻大螟的监控水平,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希望相关部门和个人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与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