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秸秆粉作为饲料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花生秸秆为原料,经加工处理后用于饲料生产的花生秸秆粉。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eed Use of Peanut Straw Pow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898-2017《花生秸秆粉饲用技术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花生秸秆粉作为饲料使用的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指标及使用方法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指出,用于制作花生秸秆粉的原料应来源于健康的花生植株,且在收获后应及时处理以避免发霉变质。具体来说:
- 新鲜度:原料必须保持较高的新鲜度,确保没有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 水分含量:原料的水分含量不宜过高,一般建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利于后续的干燥和加工过程。
加工工艺
关于加工工艺,标准提出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 切碎:原料需经过适当的切碎处理,以便于后续的粉碎操作。
- 烘干: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原料需要进行充分的烘干处理,使其水分含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 粉碎:采用合适的设备对原料进行粉碎,使其粒度符合要求。
质量指标
对于成品花生秸秆粉的质量指标,标准设定了多个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 粗蛋白含量:这是衡量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标准对其下限有明确的规定。
- 纤维素含量:反映了饲料中的纤维成分比例,影响动物消化吸收效率。
- 水分含量:过高的水分可能导致产品腐败,因此对其上限也作了限制。
使用方法
最后,在实际应用时,标准还给出了具体的使用建议:
- 混合比例:根据不同的养殖对象和阶段,合理确定花生秸秆粉与其他饲料成分的比例。
- 适应性试验:在大规模推广前,应对目标动物群体进行小范围的适应性试验,观察其反应情况。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花生秸秆粉饲用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使用的全过程指导,而且强调了各个环节的技术细节,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