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芹菜集约化穴盘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设施与设备、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芹菜集约化穴盘育苗生产。
Title:Intensive Tray Seedl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Celery - Part 5: Cel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663.5-2019《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第5部分:芹菜》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芹菜的穴盘育苗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育苗基质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育苗基质应选用疏松、透气性好且保水性强的材料。通常推荐使用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在使用前需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蒸汽或化学药剂(如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灭菌,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播种方法
播种时要求种子均匀撒播于穴盘孔内,并覆盖一层薄薄的基质。覆土厚度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种后要保持基质湿润,但避免积水。此外,为了提高发芽率,建议在播种前对芹菜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例如温水浸泡或赤霉素浸种。
温湿度管理
在幼苗期,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0℃至25℃之间,夜间温度不低于15℃。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较为适宜。当幼苗长出真叶后,可以适当降低湿度并逐步增加光照时间,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水肥管理
育苗期间需定期浇水施肥。初期以喷施稀释后的营养液为主,随着幼苗长大可逐渐加大浓度。同时注意观察土壤pH值变化,必要时调整肥料种类及用量。整个育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盐分积累导致的“烧苗”现象。
病虫害防治
严格执行轮作制度,减少连作障碍。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者化学手段进行防控。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安全间隔期后再移栽至大田。
以上是关于DB37/T 2663.5-2019标准中有关芹菜穴盘育苗的一些关键点解析。遵循这些指导原则有助于提高芹菜育苗的成功率,保障后续栽培阶段的质量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