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菜基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设施与设备、基质选择与处理、品种选择与育苗、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区域内生菜的基质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bstrate Cultivation - Part 10: Lettu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2590.10-2019《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第10部分:生菜》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为生菜的基质栽培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基质选择与处理
标准明确指出,基质应具备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推荐使用的基质包括草炭、珍珠岩、蛭石等单一材料或其混合物。在使用前,基质需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菌和害虫的传播。具体方法可以采用蒸汽消毒或化学药剂消毒,并确保基质达到无害化标准。
2. 栽培环境条件
生菜的生长对环境条件有较高要求。标准规定,温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5℃至20℃之间,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0℃。光照强度应维持在2万勒克斯以上,以促进光合作用。湿度控制也很重要,空气相对湿度应在60%到80%范围内波动。此外,二氧化碳浓度建议保持在800ppm至1500ppm之间。
3. 播种与定植
播种时,种子应均匀撒播于基质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基质即可。定植前需进行适当的炼苗,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定植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种植20株至30株,具体数量可根据品种特性调整。定植后要及时浇透水,确保根系与基质充分接触。
4.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是基质栽培的关键环节。标准建议采用滴灌施肥系统,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肥料种类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初期氮肥比例稍高,后期逐渐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磷钾肥比例。水分管理要根据生菜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苗期保持基质湿润,旺盛生长期适当控水,促进结球。
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标准提倡使用防虫网、黄板诱杀等物理措施,以及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通过遵循这些关键条文,可以有效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