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蛸增殖放流的苗种质量要求、放流海域选择、放流时间、放流方式及效果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长蛸的增殖放流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of Aquatic Organisms - Octopus variabil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DB37/T 3628-2019)对长蛸(章鱼的一种)的增殖放流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关于苗种质量要求:标准指出,长蛸苗种应来源于正规育苗场,且需满足健康无病害、体表完整无损伤、活力强等条件。苗种规格要求体长不低于5厘米,个体均匀,成活率高。这确保了放流苗种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在放流时间和地点选择上:标准建议在每年5月至7月间进行放流,此时海水温度适宜,有利于长蛸生长发育。放流区域应选在近海礁石区或泥沙质海底,这些地方为长蛸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和丰富的饵料资源。
关于放流数量与密度:标准提出每公顷水域放流数量控制在1000至2000尾之间,过密会导致资源竞争加剧,影响整体存活率。同时强调要根据海域承载力合理确定放流规模,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放流前后的监测工作。要求在放流前后分别采集样本进行生物学测定,并记录相关数据,如体重、体长、性别比例等,以便评估增殖效果。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可以掌握长蛸种群动态变化趋势,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