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玉米在良好农业规范下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从事出口玉米种植、加工和贸易的相关企业和农户。
Title: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 Operation Guidelines for Export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玉米操作指南》(DB37/T 3620-2019)为出口玉米的生产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符合国际标准。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原料与种植环境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种植玉米的土地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垃圾场等,并且在过去三年内未使用过禁用物质。这表明企业需定期检测土壤和水源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例如,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GB 15618规定的限值,以防止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消费者。
种子选择与处理
种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品质。标准建议优先选用经过认证的非转基因品种,并且种子处理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农药。这意味着企业在采购时要核实供应商资质,同时在内部建立严格的入库检查机制。此外,对于种子包衣剂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必须是低毒高效的环保型产品。
农药使用管理
关于农药的使用,标准强调了科学合理的原则。首先,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及施用量均需遵循GB/T 8321的规定;其次,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适量喷洒,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导致残留超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收获前至少15天不得再施任何农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
收获与储存运输
收获时机直接影响玉米品质。标准规定当籽粒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通常为13%-15%)时即可开始收割,并立即采取措施降低田间温度,防止霉变。储存设施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定期清洁消毒,防止虫害侵入。运输过程中则需采取防雨防晒措施,确保货物完整无损到达目的地。
记录保存制度
建立健全的记录保存体系是本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播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详实准确的书面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气象条件、施肥用药详情、采样检测结果等。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追溯问题来源,还能为企业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便于持续改进生产工艺。
总之,《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玉米操作指南》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要点,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