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香菇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包装贮运及质量追溯体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出口香菇的生产和经营管理。
Title: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 Export Shiitake Oper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香菇操作指南》(DB37/T 3619-2019)为确保出口香菇的质量安全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1. 原料管理:标准要求种植基地应选择远离污染源的区域,确保土壤、水源和空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对种植环境进行严格监测,定期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情况,以保障原料来源的安全性。
2. 栽培过程控制:规定了香菇栽培过程中禁止使用特定种类的化学肥料与农药,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和有机肥替代传统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强调了记录制度的重要性,包括播种日期、施肥量、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措施等信息,以便追溯产品质量。
3. 采收与初加工:明确了采收时间、方式以及后续处理流程。例如,在采摘时需避开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段,防止水分过多影响品质;初次加工环节如分级、清洗、干燥等步骤也需按照既定程序执行,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包装与储存:对于成品包装材料的选择提出了环保要求,并且规定了适宜的储存条件,比如温度、湿度控制等,避免因不当保存而导致的产品变质问题。此外还特别提到标签标识内容应当准确完整,包含生产者信息、批次编号、生产日期等内容,便于消费者识别真伪并维护合法权益。
5. 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定期开展自我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隐患。同时建议企业积极参与第三方认证项目,通过获得国际认可资质来提升品牌形象。
以上几点只是该标准众多条款中的冰山一角,但足以反映出其对企业规范化运作的重要性。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促进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香菇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