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检测步骤、结果判定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检测。
Title:Detection technology of Porcine Eperythrozoon by PC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技术标准》(DB37/T 3086-2017)是山东省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规范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下为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在样本采集部分,标准明确要求使用无菌采样工具从患病猪只的耳静脉、前腔静脉或心脏抽取血液样本。这一规定确保了样本的无菌性和代表性,避免外界污染影响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强调应在动物发病初期采集样本,此时病原载量较高,有利于提高检测灵敏度。
试剂盒选择章节指出应选用经国家认证的猪附红细胞体专用PCR试剂盒。这不仅保证了试剂的质量稳定性,还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另外,标准要求对每批新购试剂进行性能验证,包括扩增效率、特异性和重复性测试,以确保其符合检测需求。
在反应体系配置方面,标准详细列出了各成分的最优添加量及反应条件。例如,DNA模板量通常控制在1-5微升之间,引物浓度设定为0.2-0.4微摩尔/升,Mg2+浓度维持在1.5-2.5毫摩尔/升范围内。这些参数的选择基于大量实验数据优化而来,能够获得最佳的扩增效果和检测灵敏度。
标准特别强调了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的重要性。阳性对照需包含已知浓度的标准品DNA,用于监测整个检测过程的有效性;而阴性对照则应不含目标序列,用于排除假阳性结果的发生。此外,还建议设置空白对照,即不加入任何DNA样本,仅加入所有试剂成分,以评估可能存在的背景干扰。
在数据分析环节,标准提出了明确的判断标准:当Ct值小于等于35时判定为阳性,Ct值大于38时判定为阴性,介于两者之间的样品需重复检测或进一步验证。这种分界点的设定综合考虑了不同实验室设备的性能差异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误差范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最后,关于结果报告部分,标准要求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内容至少包括样本信息、检测日期、使用的试剂盒型号、扩增曲线图谱、最终判定结果及分析说明等。同时,还鼓励记录每次检测的操作人员姓名和技术负责人审核意见,增强报告的权威性和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