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宽行距标准化苹果园建园的选址与规划、土壤准备、苗木选择与处理、栽植技术、幼树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宽行距标准化苹果园的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stablishing Wide-row-spacing Standardized Apple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65-2019《宽行距标准化苹果园建园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宽行距模式下苹果园的建设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并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1. 选址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无污染的地方。
解读:苹果树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种植。良好的灌溉条件可以保证果树在不同生长期的水分需求,避免因干旱或积水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二、品种选择
2.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苹果品种,如富士系、嘎啦等。
解读:不同品种的苹果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经济价值。例如,“富士”苹果以其优良的外观、口感和储存性能而受到市场欢迎;“嘎啦”则以早熟、高产著称。因此,在建园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市场需求来确定合适的主栽品种。
三、定植密度
3. 定植密度为4米×6米或5米×7米。
解读:采用宽行距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还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实着色。同时,合理的株行距设置有助于控制树冠大小,便于管理操作。
四、土壤改良
4. 对于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粉调节pH值至6.5左右;有机质含量低于1%时需增施腐熟农家肥。
解读:苹果树偏好中性偏碱性的土壤环境,过酸的土壤会抑制根系发育,影响养分吸收。通过添加石灰粉等方式调整土壤酸碱度,能够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另外,充足的有机质供应是维持土壤肥力、增强树体抗逆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水肥管理
5. 新建果园每年秋季施基肥一次,施肥量为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以上;追肥应在萌芽前、开花后和果实膨大期分别进行适量补充。
解读:秋季施基肥可以为苹果树提供整个冬季所需的养分储备,确保春季萌芽顺利进行。而适时适量的追肥则能有效满足各个生长阶段的需求,促进枝梢健壮生长、花芽分化良好以及果实发育正常。
六、整形修剪
6. 主干形树形为主,修剪时注意保持中心领导干优势明显,侧枝分布均匀。
解读:主干形树形结构简单明了,易于实施机械化管理和采摘作业。在修剪过程中维护好中心领导干的优势地位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树冠的整体稳定性,还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量水平。此外,合理安排侧枝位置和数量也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
七、病虫害防控
7.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方法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治。
解读:任何单一手段都无法完全解决所有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多种方式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农业措施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物理方法如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按照规定浓度科学使用,切忌滥用药物造成环境污染或产生耐药性等问题。
八、采收贮藏
8. 成熟度达到7-8成时即可开始采摘,并尽快运往冷库预冷处理后再入库保存。
解读:适时采收对于保持苹果新鲜度至关重要。过早采摘会影响风味品质,过晚则容易导致机械损伤增加损耗率。预冷过程有助于降低果温,减缓呼吸作用速度,延长保鲜时间。入库后还需定期检查库内温湿度状况,及时调整参数以确保安全存储。
以上内容基于DB37/T 3565-2019《宽行距标准化苹果园建园技术规程》,从选址规划到后期管理各个环节进行了重点阐述,希望能为广大果农朋友提供实用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