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臭氧水防治设施进行韭菜韭蛆防治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采用臭氧水技术防治韭菜韭蛆的农业生产活动及相关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zone Wa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acilities for Leek Root Magg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57-2019《臭氧水防治设施韭菜韭蛆技术规程》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为利用臭氧水技术防治韭菜韭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臭氧水的概念及其在农业应用中的特殊性。臭氧水是指通过特定设备制备的含有一定浓度臭氧的水溶液,其杀菌效果显著且对环境友好。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在技术要求中,规程规定了臭氧水的制备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臭氧发生器的选择、水中臭氧浓度的控制范围(一般建议保持在2-6mg/L之间),以及处理时间的设定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防治效果,因此需要严格把控。
关于使用方法,规程指出应根据韭菜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施用方式。例如,在幼苗期可以采用喷雾的方式均匀覆盖植株表面;而在成株期则可结合灌溉系统进行根部灌注。此外还强调了安全间隔期的重要性,即从最后一次使用臭氧水到韭菜收获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规定的天数。
另外,在设施维护与管理方面,规程也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比如定期清洗臭氧发生装置以防止结垢影响工作效率;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存在泄漏现象;以及如何正确存储剩余的臭氧水等。这些都是确保长期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后,在效果评估环节,规程提出了综合考量因素的方法。不仅要看短期病虫害减轻的程度,还要关注长期作物产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只有当各方面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时,才能认定该防治措施成功有效。
总之,《臭氧水防治设施韭菜韭蛆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细致规划与指导,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韭菜品质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符合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