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树叶片营养诊断的技术要求、取样方法、测定指标及诊断依据。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区域内茶树种植中的叶片营养状况诊断及施肥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utritional Diagnosis of Tea Tree Lea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54-2019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茶树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诊断,为茶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茶园中茶树叶片的营养诊断。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营养诊断:根据茶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判断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并提出施肥建议的过程。
2. 标准叶:指在特定条件下采集的具有代表性的茶树叶样本,用于建立诊断标准。
三、采样时间与方法
1. 采样时间:春茶采摘后一个月左右,此时茶树处于旺盛生长期,营养需求量大,叶片中的养分含量能较好反映整体状况。
2. 采样方法:从每株茶树中部摘取10片健康无病虫害的叶片,混合成一个样本。这种方法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因局部差异导致误判。
四、检测项目及指标
1. 检测项目包括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等九种主要矿质元素。
2. 各元素的适宜含量范围:
- 氮:3.0%-4.5%
- 磷:0.2%-0.4%
- 钾:4.0%-6.0%
- 钙:0.8%-1.5%
- 镁:0.4%-0.8%
- 铁:80-150mg/kg
- 锰:50-100mg/kg
- 锌:20-50mg/kg
- 铜:5-15mg/kg
五、诊断依据
1. 单项指标评价:当某一项元素含量超出或低于适宜范围时,应视为异常。
2. 综合评价:结合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诊断结论。
六、施肥建议
1. 缺氮:增施有机肥和尿素,控制氮肥施用量不超过总施肥量的30%。
2. 缺磷:适量增加磷肥施用,如过磷酸钙,但总量不宜超过总施肥量的10%。
3. 缺钾:优先选用硫酸钾,避免使用氯化钾,钾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0%-30%。
4. 缺钙:喷施石灰水或施用钙镁磷肥。
5. 缺镁:补充镁肥,如硫酸镁。
6. 缺铁、锰、锌、铜:采用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的方式补给。
七、注意事项
1. 采样时要避开雨天,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2. 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茶树,其叶片营养状况可能存在差异,诊断时需考虑这些因素。
3. 定期监测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施肥方案。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可以有效提高茶树叶片的营养水平,促进茶叶品质提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