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用猪遗传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检测方法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实验用猪的繁育、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遗传质量控制。
Title:Laboratory Animals - Genetic Quality Control - Part 1: Laboratory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461.1-2017《实验动物 遗传质量控制 第1部分:实验用猪》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实验用猪的遗传质量控制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样品采集的时间和方法。例如,在第5章“样品采集”中提到,应在猪出生后7天内采集耳组织作为遗传物质来源。这一规定确保了样本的新鲜度和准确性,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DNA降解影响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标准中列出了多项必需检测的遗传标记,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决定区域Y基因(SRY)、白细胞抗原复合体相关基因(SLA)等。这些基因的选择基于它们在实验动物遗传背景鉴定中的重要性。例如,SRY基因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个体性别,而SLA基因则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对于需要特定免疫状态的实验尤为重要。
结果判定
在第8章“结果判定”部分,标准给出了详细的合格标准。如果所有检测到的目标遗传标记均符合预期,则判定为合格;反之,任何一项不符合都将视为不合格。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当出现争议时应重复测试以确认最终结论。
记录与报告
标准要求所有操作过程及结果都必须有完整记录,并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报告内容至少应包含样品信息、检测方法、结果描述以及最终结论等基本信息。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追溯问题源头,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以上就是对DB11/T 1461.1-2017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