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村级扶贫专岗的设置、管理、培训、考核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涉及村级扶贫专岗的管理与实施。
Title: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 Village-level Spe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Posi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18-2019《精准扶贫 村级扶贫专岗设置与管理规范》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设立村级扶贫专岗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增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行政村内扶贫专岗的设置、管理和考核。明确指出扶贫专岗是为了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而设立的一种公益性岗位。
扶贫专岗设置原则
1. 因需设岗:根据村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岗位,避免盲目增加岗位数量。
2. 精准对接:确保每个岗位都能对应到具体的公共服务或管理工作任务。
3. 动态调整:随着村庄发展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岗位设置。
岗位类型及职责
标准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村级扶贫专岗类型及其主要职责:
- 环境卫生保洁员:负责村内公共区域的清洁维护工作。
- 道路养护员:参与村级道路的小型维修保养活动。
- 护林防火员:承担森林防火巡查以及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任务。
- 治安巡逻员:协助维护村内的社会治安秩序。
- 其他公益性岗位:如文化宣传员、农产品销售服务人员等。
选聘条件
申请担任扶贫专岗的人员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 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
- 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从事公益事业;
- 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
薪酬待遇与保障措施
明确了扶贫专岗从业人员的薪酬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水平,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同时强调了用人单位应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培训。
监督考核机制
建立了定期检查评估制度,由乡镇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各村扶贫专岗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而对于履职不到位者则采取相应惩处措施。
以上是关于DB37/T 3518-2019《精准扶贫 村级扶贫专岗设置与管理规范》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能为大家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