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和评价山东省内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Modern Ecological Circular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Coun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528-2019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与评价指南》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指导和规范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的建设与评价提供了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4.1 基本条件
这一部分明确了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的基本要求。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社会经济条件。这些基础条件是构建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前提。
4.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标准指出应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4.3 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强调了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性,提倡资源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例如,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等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升资源利用率。
4.4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要求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技术培训机制,提高农户技术水平,确保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4.5 社会参与度提升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激发各方活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4.6 监测评估制度建立
最后,还特别提到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示范县内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优化方案,以保证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以上是对DB37/T 3528-2019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解析,希望能为大家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