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化工企业节能项目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本文件适用于煤化工企业节能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价,也可为其他类似工业领域提供参考。
Title:Evaluation Method for Energy-saving Project Effects of Coal Chemical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当前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煤化工企业作为高耗能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项目的效果评价成为衡量绿色发展成效的关键指标。TCIECCPA 061-2025《煤化工企业节能项目效果评价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行业标准,为煤化工企业在实施节能改造、优化用能结构方面提供了系统性指导。本文将聚焦该标准中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条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的新旧版本差异,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解读。
在2025版标准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进行了重要调整,与2018版相比,新增了对“副产品能耗分摊”的明确规定。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煤化工生产复杂性的深入理解,也进一步提升了节能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旧版标准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主要依据主产品的产量进行计算,忽略了副产品的能耗影响。例如,在煤制气或煤制油项目中,会产生大量甲烷、焦炭等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样消耗能源,但旧版标准未对其能耗进行明确分摊,导致部分项目的节能效果被高估或低估。
新版标准则引入了“副产品能耗分摊系数”,要求企业在计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时,必须根据各副产品的产出比例和能耗贡献,合理分配主产品与副产品的能耗。例如,在煤制气项目中,若每生产1吨合成气伴随产生0.5吨焦炭,则需按比例将总能耗分摊至合成气和焦炭上,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
这一调整对于煤化工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促使企业在节能改造过程中更加注重全系统优化,而非仅关注主产品;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第三方评估机构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评价依据,有助于推动行业整体节能水平提升。
以某煤制油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由原来的4.2吨标煤/吨油降至3.8吨标煤/吨油。然而,由于未考虑副产品能耗分摊,原有数据未能准确反映实际节能效果。按照新版标准重新核算后,发现实际节能幅度为12%,比原估算高出约3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新标准在提升评价精度方面的价值。
综上所述,TCIECCPA 061-2025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计算方法”上的修订,不仅是标准内容的完善,更是对煤化工行业节能评价体系的一次重要升级。企业应高度重视这一变化,及时调整内部能耗统计与分析机制,以确保节能项目的真实效益得以准确呈现,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