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驴屠宰检疫的术语和定义、检疫程序、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及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驴屠宰过程中的检疫工作。
Title:Regulations for Quarantine of Donkey Slaugh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666-2019《驴屠宰检疫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驴屠宰检疫的术语和定义、检疫对象、检疫合格标准、检疫程序等内容。以下选取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检疫对象:该规程明确了驴屠宰检疫的主要对象为炭疽、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囊尾蚴病等。这些疾病都是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威胁的重要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确保这些疾病的检测到位,可以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2. 检疫合格标准:明确规定了驴在屠宰前必须符合健康状况良好、无明显临床症状、无疫病流行地区来源等条件。特别是对于来自疫区的驴,需要经过严格的隔离观察和检测,确认无疫病后方可进入屠宰流程。这一标准保障了上市肉品的安全性。
3. 检疫程序:包括入场检查、待宰检查、同步检疫、检疫结果处理四个环节。入场检查要求核实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查运输车辆消毒情况;待宰检查需观察驴的精神状态、饮食状况等;同步检疫是在屠宰过程中同时进行的全面检查,包括头部、内脏、胴体等部位的细致检验;检疫结果处理则明确了合格与不合格驴的处置方式,确保问题产品不流入市场。
4. 其他要求:规程还强调了检疫人员的专业资质要求,要求检疫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通过考核;同时规定了检疫记录的完整性和保存期限,以便追溯和管理。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7/T 3666-2019《驴屠宰检疫规程》从多个层面规范了驴屠宰检疫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旨在保障肉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