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番茄主要病毒病的防控技术,包括病害识别、综合防治措施和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设施番茄种植过程中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Viral Diseases of Greenhouse Tomat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668-2019《设施番茄主要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设施番茄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设施番茄”、“病毒病”等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设施番茄”是指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内种植的番茄作物。“病毒病”则是指由植物病毒引起的番茄病害。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基础。
预防措施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番茄品种至关重要。标准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经过试验验证的优良品种。
2. 种子处理:种子是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之一。标准要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温汤浸种或药剂处理,以减少种子携带的病原体。
3. 土壤消毒:通过蒸汽消毒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进行处理,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降低病害发生率。
4.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建议与非茄科作物轮作至少两年以上。
控制措施
1.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包括及时清除杂草、合理灌溉施肥、适时整枝打杈等,提高植株自身抵抗力。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如蚜虫的捕食性天敌)来控制传毒媒介的数量,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3. 化学防治:当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适当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需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4. 物理隔离: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应立即拔除并销毁,防止病情扩散。同时,在田间设置防虫网或遮阳网,阻止蚜虫等害虫进入田块。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田间的病害情况,记录发病时间、范围及程度等信息,并据此调整防控策略。此外,还应对防控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防控方案。
以上内容是对DB37/T 3668-2019部分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