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淡水池塘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of Standardized Pon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18-2018《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指导和规范池塘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要求池塘选址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优先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水质良好的区域。在规划时需考虑养殖品种的需求,合理布局生产区、管理区和服务设施,确保交通便利且便于管理。
二、池塘设计
1. 池塘形状:推荐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和均匀分布水流。
2. 池塘面积与深度:单个池塘面积一般控制在5至20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5至2米范围内,以适应不同鱼类的生活习性。
3. 坡比:池埂坡比建议为1:(2.5~3),既保证稳定性又便于维护。
三、基础设施建设
1. 排灌系统:建立完善的进排水系统,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并配备过滤装置防止病原体传播。
2. 配套设施:包括增氧机、投饵机等机械设备安装位置要科学合理,同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3. 环保设施:建设沉淀池或生物净化池处理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质量要求
1. 土方工程:挖掘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池底平整,避免出现凹凸不平现象;
2. 护坡处理:使用草皮护坡或者砌石护坡增强抗冲刷能力;
3. 防渗漏措施:对于易渗漏地段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或其他防渗材料。
五、验收标准
完工后需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观察池塘整体结构是否完好,是否存在裂缝等问题;
2. 功能测试:验证各项设施能否正常运作,如水泵启动是否顺畅等;
3. 性能评估: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评价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完整版标准执行。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B37/T 3418-2018《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