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冻海水鱼的规格分级、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包装、标识、储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海水鱼为原料,经冻结加工制成的冻海水鱼产品的规格分级及相关要求。
Title:Specification and Grading Standard for Frozen Seawater Fish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19-2018冻海水鱼规格分级规范》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冻海水鱼的规格分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冻海水鱼”的概念,即经过捕捞后迅速冷冻处理并保持在低温环境下的海水鱼类产品。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分级提供了基础依据,确保了所有操作都在同一标准下进行。
规格分级要求
1. 重量分级
根据冻海水鱼的净重分为若干等级。例如,特级品要求单体净重不低于500克,一级品则在400至500克之间。这种分级方式便于消费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同时也方便企业制定销售策略。
2. 长度分级
除了重量外,还规定了以总长度(包括头部)作为另一维度的分级标准。如特级品需达到30厘米以上,一级品为25至30厘米。这有助于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并满足不同市场对产品尺寸的需求。
3. 外观质量
对冻海水鱼的颜色、完整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色泽应呈现自然鲜亮,无明显变色现象;身体表面不得有损伤或腐烂情况。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感官品质,对于提升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检验方法
为了确保分级结果准确可靠,标准详细描述了检验流程和技术手段。其中包括使用电子秤精确称量重量、采用专用测量工具检测长度等步骤。同时强调了检验环境需保持恒温恒湿条件,避免因外部因素影响测量精度。
包装与标识
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以及标签内容也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并且每个包装单元都必须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此外,还需标明对应的规格等级信息,以便于追溯管理。
贮存运输
最后,在冻海水鱼的贮存与运输环节中,特别强调了维持冷链系统的重要性。建议将温度控制在-18℃以下,并定期检查冷藏设备的工作状态,防止因温度波动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7/T 3419-2018冻海水鱼规格分级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覆盖了冻海水鱼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这对于促进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冻海水鱼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