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化)设备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维护保养内容、维护保养周期及方法、检查与验收等。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人民防空工程中各类防护(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Title:Maintenance Regulations for Protective (Chemical) Equipment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66-2018《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化)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人民防空工程中防护(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防护(化)设备”的概念,指用于保障人民防空工程内人员、设备安全的各类设施,包括防护门、防爆波活门等。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维护保养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检查与日常维护相结合。例如,在第5.1条中强调了每月至少一次的全面检查,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故障发生。
特定设备的维护细则
对于不同类型的防护(化)设备,标准给出了具体的维护方法:
- 防护门:第6.2条规定了防护门的开启关闭测试频率以及润滑保养周期。
- 防爆波活门:第6.3条提到每年需进行一次压力试验以检验其密封性能。
- 滤毒通风系统:第6.5条建议每季度对过滤器进行清洁,并记录运行参数以便长期监控。
应急响应机制
当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主管部门。同时,根据第7.1条的要求,维护单位需具备应急抢修能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设备正常功能。
安全注意事项
在执行任何维护作业之前,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任务。此外,还需注意保持作业区域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影响设备运转。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人民防空工程防护(化)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实践的全方位指导,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人民防空工程的整体防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