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药同源预制菜的营养要求、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生产过程控制及标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食药同源原料为主要成分的预制菜的生产、流通和质量评价。
Title:Nutri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Food-Medicine Homology Ready-to-Eat Dish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GSCLT 003-2024《食药同源预制菜营养与质量标准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本文将聚焦于“原料选择”这一关键环节,探讨新旧版本在该领域的差异以及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原料选择标准的变化
# 新旧版本对比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食药同源预制菜的原料选择主要强调的是基本的安全性和来源合法性,但对于具体的种类限制较少,更多依赖于企业的自我约束。而在新版标准(TZGSCLT 003-2024)中,则明确规定了可以使用的食药同源物质清单,并且对每种物质的最大使用量做出了严格限定。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关于原料新鲜度、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条件等方面的要求。
# 应用方法详解
1. 了解并遵循食药同源物质清单:企业首先需要熟悉最新发布的食药同源物质清单,确保所有用于生产的原材料都在允许范围内。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合规性。
2. 控制用量:根据清单上的最大使用量指导原则来调整配方比例,避免因过量添加而导致健康风险。例如,如果某种药材具有特定的药效成分,过量使用可能会引起副作用。
3. 保证原料新鲜度:除了关注种类外,还要特别注意原料的新鲜程度。新鲜的食材不仅能够更好地保留其营养价值,还能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机会。
4. 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从采购到成品包装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清洗消毒程序、温度控制等措施,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通过以上几点的具体实施,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顺利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重视起来,共同推动我国食药同源预制菜行业向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