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管理中果蔬的通用要求,包括种植、采收、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从事果蔬生产、加工、流通及销售的企业及相关组织。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dustry Chain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Fruits and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90.1-2019《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管理规范 第1部分:果蔬 通用要求》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果蔬从生产到消费的全产业链管理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一系列专业术语如“追溯体系”、“质量安全控制点”等,这些术语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理解基础。例如,“追溯体系”被定义为通过记录和追踪产品在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实现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控。这一概念贯穿整个标准,是确保果蔬质量可控的关键。
基本要求
1. 产地环境与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种植基地应远离污染源,并符合GB/T 19630规定的产地环境条件。同时,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良品种。
2. 投入品管理
对于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有严格规定,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并建立完整的投入品采购、储存、使用台账。
生产过程管理
1. 栽培技术
强调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包括合理密植、适时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提倡生物防治方法替代化学防治,减少环境污染。
2. 采收与初加工
规定了不同种类果蔬的最佳采收期及方式,避免机械损伤。对于需要初加工的产品,要求操作环境清洁卫生,设备定期消毒。
质量安全管理
1. 质量检测
明确指出在入库前应对果蔬进行感官检查及必要的理化指标测定,确保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进入市场流通。
2. 追溯体系建设
要求建立覆盖种植、采摘、运输直至销售终端的完整追溯系统,能够准确记录每一批次产品的来源地、流向以及处理情况。
包装与标识
1. 包装材料
使用环保型包装材料,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包装上需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等内容。
2. 标签内容
必须包含生产者信息、执行标准编号、保质期限等基本信息,便于消费者识别真伪并了解产品质量状况。
运输与贮存
1. 运输工具
确保运输车辆干净整洁,装卸时轻拿轻放,防止二次污染。
2. 冷藏条件
不同类型的果蔬有不同的最适存储温度,需严格按照要求控制环境参数以延长保鲜时间。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管理规范 第1部分:果蔬 通用要求》不仅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两大核心问题。企业若能遵循此标准开展经营活动,则可有效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