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DB37T 3484-2019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规范

    DB37T 3484-2019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规范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规范急救流程服务质量患者安全
    22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0.7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从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DB37T 3484-2019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规范
  • 拓展解读

    DB37/T 3484-2019《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于2019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以下选取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急救反应时间

    标准中明确要求急救中心在接到呼救电话后,应在城市地区5分钟内派出急救车辆,在农村地区10分钟内派出急救车辆。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急救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反应时间的缩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各急救站点应合理布局,优化调度流程,确保急救车辆能够快速响应。

    二、急救设备与药品配置

    标准对急救车辆的设备和药品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急救车上必须配备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生命支持设备,以及常用的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片等。这些设备和药品是急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医护人员迅速稳定患者病情,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补充药品库存。

    三、急救人员专业技能

    标准强调急救人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急救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基本急救技术,还应该了解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例如,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要能初步判断是否为心肌梗死,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此外,急救人员还需接受心理辅导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标准提出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该系统应涵盖接警记录、派车单、病历资料等内容,便于后续查阅和统计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同时也有助于积累数据资源,为科研工作提供支持。急救中心应当加强信息技术队伍建设,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规范》从多个方面规范了院前急救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推动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37T 3485-2019 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标准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