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功能设置、设施配备、管理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类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Fir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Education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85-2019《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标准》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基地选址与布局
标准要求基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且易于疏散的地方。同时,基地内部的布局要合理,确保参观路线清晰,避免交叉干扰。例如,标准指出基地内的展示区、体验区和培训区应当分区明确,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二、设施设备配置
根据标准,消防科普教育基地需要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以支持各项功能。比如,对于火灾模拟体验区,需安装符合安全规范的模拟装置;在互动体验区,则应设置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虚拟现实(VR)设备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增强学习效果。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所有电气线路及电器产品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电气安全规定,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
三、内容设计与展示方式
在内容设计上,标准提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主题内容。例如可以围绕家庭防火、学校消防安全教育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展开深入讲解。展示形式多样化也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鼓励运用实物模型、图片文字说明、视频播放等多种媒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传递,使公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消防知识。
四、人员配备与管理
为了保证基地正常运行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标准对工作人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方面,基地至少需要配备一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另一方面,还需定期组织志愿者或聘请专业人士开展讲解服务。另外,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做了严格规定,包括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定期检查维护制度等内容。
五、开放时间和预约机制
为方便市民参与活动,标准建议基地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五天,并公布详细的开放日程表。同时考虑到高峰期可能出现拥挤情况,提倡采用网上预约制来控制人流密度,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受。
六、评估反馈机制
最后,标准还特别重视通过收集用户意见来进行持续改进。因此,每个季度末都需要汇总整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并据此调整优化今后的工作计划。这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有助于不断提升基地的整体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标准》从多个维度给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不仅涵盖了物理环境建设方面的考量,还包括了软件层面如人员培训、课程安排等多方面的指引,对于推动全省范围内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消防科普教育网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