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政务部门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编制流程、主要内容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各级政务部门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管理工作。
Title:Compilation Guideline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8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政务部门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编制指南》(DB11/T 1599-2018)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政务部门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预案编制原则中强调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这要求各级政务部门在应急响应时要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上下级之间信息畅通、协调一致。例如,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由最高管理层启动预案,并指定专人负责指挥调度,同时各业务部门需按照既定任务开展工作。
关于风险评估部分指出要全面识别可能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人为因素如内部人员误操作黑客攻击等;技术原因如软件漏洞硬件故障等。建议建立定期评估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监控系统状态并及时更新风险清单。
应急响应流程方面规定了从事件发现到恢复运行的完整步骤。首先是检测与预警,要求部署必要的监测工具并设置合理的阈值以快速捕捉异常情况;其次是遏制措施,一旦确认存在严重威胁则立即采取隔离受影响设备或网络段落等手段防止事态扩大;接下来是根除与恢复,彻底清除恶意代码修复受损配置直至完全恢复正常服务;最后是总结改进环节,组织相关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复盘分析以便优化未来应对策略。
培训演练也是该标准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提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桌面推演或者实战演习活动,旨在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提高团队协作水平。此外还鼓励结合最新技术和行业趋势不断调整完善预案内容,保持其前瞻性和适用性。
总之,《政务部门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为保障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论框架,对于提升政府部门抵御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