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葱减量施肥的基本原则、施肥技术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大葱种植过程中化肥减量施用的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rtilizer Reduction in Leek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大葱减量施肥技术规程》(DB37/T 3120-2018)为科学指导大葱种植过程中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中规定“大葱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这意味着在大葱的整个生长周期内,应当优先使用有机肥料。有机肥不仅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建议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施用适量的商品有机肥。
“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70%”这一条文强调了基肥的重要性。基肥是大葱生长初期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合理的基肥施用能够促进幼苗健壮成长。具体操作时,应在大葱定植前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结合耕翻深埋入土。推荐的基肥配方为: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再加入腐熟的有机肥。
“追肥应分次少量多次施用”是为了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烧苗或养分浪费。追肥通常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大葱缓苗后,结合浇水施用尿素10-15公斤/亩;第二次在大葱旺盛生长期,可选用硝酸铵钙20-25公斤/亩。这样既能满足大葱快速生长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肥害风险。
此外,“叶面喷施微量元素”的做法也值得重视。当发现大葱出现缺素症状时,应及时通过叶面喷施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例如,缺硼会导致心叶干枯,此时可用0.2%硼砂溶液喷雾;缺锌则表现为叶片发黄,可选用0.3%硫酸锌溶液喷施。叶面肥的使用频率一般为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见效。
这些关键条文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大葱生产过程中的减量施肥目标,既保证了作物产量和品质,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