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伪狂犬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检测步骤、结果判定及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猪伪狂犬病毒的快速检测和诊断。
Title:Detection Technology of Porcine Pseudorabies Virus by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112-2018 是山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标准中关键部分的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性
本标准适用于猪伪狂犬病毒的快速检测,尤其适合于基层实验室和现场检测环境。其目的是通过简便、快速的方法来提高检测效率。
原理
LAMP技术利用特异性引物在恒温条件下扩增目标DNA序列。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反应,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材料与试剂
标准中列出了所有必需的试剂和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 LAMP反应混合液
- 正向内引物、反向内引物、正向外引物及副向外引物
- 模板DNA
- 阳性和阴性质控品
这些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准备。
操作步骤
1.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预处理,确保提取出高质量的DNA。
2. 反应体系配置: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LAMP反应液,并加入模板DNA。
3. 反应条件设置:设定合适的温度(通常为60-65℃)和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启动反应。
4. 结果判定:通过肉眼观察或使用荧光检测仪判断结果。阳性表现为颜色变化或荧光信号出现。
结果分析
- 阳性判断:当样品呈现预期的颜色变化或荧光信号时,可判定为阳性。
- 阴性判断:若未见上述现象,则视为阴性。
- 质控检查:阳性和阴性质控品的结果必须符合预期,否则需重新检测。
注意事项
执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确保实验环境清洁;同时要定期校准仪器设备,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以上是对DB37/T 3112-2018标准中重要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