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茄子生产过程中的产地环境、种苗选择与培育、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出口茄子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 Operation Guidelines for Export Eggpla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茄子操作指南》(DB37/T 3072-2017)为出口茄子的种植、生产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在种植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种子和种苗的选择与处理。要求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性强的品种,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种子需经过严格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传播。例如,规定种子可用温汤浸种法,在50℃水中浸泡20分钟,随后冷却并催芽。
肥料使用是另一个重点。标准提倡施用有机肥,但需确保腐熟完全。化肥使用应遵循限量原则,氮磷钾比例宜为1:1:1。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及未经国家批准的肥料产品。同时,要求建立施肥档案,记录每次施肥的时间、种类、用量等信息。
病虫害防治方面,优先采用物理、生物方法控制病虫害。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等措施。化学农药仅作为最后手段,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标准明确规定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荐使用低毒高效药剂,且每种农药年度使用次数不得超过3次。
采收环节也提出了具体要求。采收工具要清洁卫生,避免机械损伤。采摘后应迅速预冷至8-10℃,并在4小时内完成分级包装。包装材料须符合食品级标准,标签上需注明产地、日期、规格等信息。
这些条款旨在从源头保障出口茄子的质量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企业和农户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际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