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专业社会工作督导的基本要求、督导内容、督导方式、督导流程及督导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开展社会工作督导服务的机构和个人。
Title: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Supervis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323-2019 专业社会工作督导规范》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指导和规范专业社会工作督导的工作流程、内容及要求。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总则部分中,该标准明确了社会工作督导的定义为:由具备一定资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对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指导、支持与评估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督导不仅是技术上的指导,还包括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对服务质量的监督。
接着,在督导内容方面,标准指出督导应涵盖理论知识更新、实务技能提升、职业道德遵守等方面。例如,对于理论知识更新,要求督导者定期组织学习最新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技术方法;而在实务技能提升上,则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被督导者的实践能力。
此外,关于督导方式,标准提倡采用个别督导和团体督导相结合的形式。个别督导能够针对个人的具体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帮助,而团体督导则有利于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复杂问题。
在督导时间安排上,标准建议每周至少安排一次督导会议,并且每次会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保持高效沟通。同时,还特别提到初次担任督导职务的人士应当接受专门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督导技巧和知识。
最后,在督导效果评价机制中,标准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自我评价、同事互评以及服务对象反馈等多维度考量因素。这样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督导工作的成效,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总之,《DB34/T 3323-2019 专业社会工作督导规范》从多个角度系统化地规定了社会工作督导的相关事项,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