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插秧水稻大田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准备、育秧技术、大田管理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机插秧水稻的大田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nsplanted Rice Paddy Field Produ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054-2017《机插秧水稻大田生产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机械化插秧水稻的生产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种子处理与育秧
1. 种子质量要求
标准规定种子纯度应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6%,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4%。这些指标确保了秧苗生长整齐一致,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
2. 育秧方式
推荐采用软盘育秧或钵体育秧方法。软盘育秧可以有效控制秧苗高度和根系发育,而钵体育秧则有利于保护根系完整,减少移栽时的损伤。
机械插秧
3. 插秧机的选择与调整
插秧机的工作幅宽、行距和株距需根据田块实际情况调整,一般行距为30厘米,株距为12-16厘米。插秧深度控制在1.5-2厘米之间,以保证秧苗直立且不易倒伏。
4. 插秧作业时间
插秧应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通常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段操作,以免影响秧苗成活率。
田间管理
5. 水肥管理
标准建议移栽后保持浅水层促进返青分蘖,分蘖后期逐步加深水层至6-10厘米,以利于稻穗分化。施肥应遵循“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氮磷钾比例约为2:1:1。
6. 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推荐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施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通过以上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DB37/T 3054-2017强调了从种子选择到田间管理的全过程规范化操作,旨在提升机插秧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严格执行该标准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