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气集输站(库)雷电防护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施工与验收、维护与检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油气集输站(库)的雷电防护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tations (Depo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6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油气集输站(库)雷电防护技术规范》DB37/T 3051-2017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油气集输站(库)的雷电防护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条文解读: 标准要求油气集输站(库)应选择在地势开阔、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建设,并且要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和高压输电线。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减少雷击风险,确保一旦发生雷击事故时能有效控制影响范围,避免引发连锁反应。
防雷装置
条文解读: 对于防雷装置的选择,标准指出应采用独立接地系统,并且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姆。此外,还强调了定期检测的重要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隐患,提高整体安全性。
接地措施
条文解读: 在接地措施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独立接地外,还特别强调了等电位连接的要求。所有金属管道、设备外壳等均需可靠地连接到接地网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做可以防止因不同物体间存在电位差而导致放电现象的发生。
监测预警系统
条文解读: 建议安装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场强度变化情况。当检测到异常信号时能够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这种预防性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雷击带来的损失。
应急预案
条文解读: 最后,在应急预案部分明确了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等内容。包括成立专门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工作;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流程图以便于快速响应;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活动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方面内容。只有通过充分准备才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做到从容不迫。
以上就是对《油气集输站(库)雷电防护技术规范》DB37/T 3051-2017中几个关键点所做的简要分析介绍。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