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鲁菜石子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制作工艺、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石子馍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Shizi Cake in Lu Cuis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39.59-2018 鲁菜 石子馍》是一项山东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石子馍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制作工艺、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检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石子馍”的定义: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植物油、食盐等辅料制成面团,经过包馅、擀制、压制等工艺后,在特制的铁锅内铺放一层加热后的鹅卵石,将面坯置于其上,再覆盖一层加热后的鹅卵石,利用上下两层鹅卵石夹烤的方式制成的一种传统风味食品。这一定义明确了石子馍的独特制作工艺及其作为传统美食的地位。
二、原辅料要求
标准指出,小麦粉应符合GB/T 1355的规定,即选用优质的小麦粉作为主要原料。植物油需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此外,食盐也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以保证产品的口感与品质。
三、制作工艺
标准详细描述了石子馍的制作流程,包括面团调制、包馅、擀制、压制等步骤。特别强调了使用特制的铁锅和平滑无棱角的鹅卵石作为烹饪工具。在加热过程中,要求先将鹅卵石充分预热至适宜温度,然后依次摆放于铁锅底部和顶部,形成上下两层热源,使面坯受热均匀,从而达到理想的烘烤效果。
四、感官要求
根据标准,石子馍的感官指标包括色泽、形状、气味和滋味四个方面。具体而言,成品应呈现金黄色泽,外观完整且大小适中;具有浓郁的麦香味及适当的咸味,无任何异味或杂质。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正宗美味的石子馍。
五、理化指标
对于石子馍的理化特性,标准设定了具体的限量值。例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特定数值,总酸度需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铅、砷等重金属残留量则严格控制在安全限值之内。通过严格的理化检测,可以有效保障产品的卫生安全性和长期保存性。
六、检验方法
为了验证上述各项指标是否达标,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方法。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酸度,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重金属含量等。这些科学严谨的方法为产品质量监控提供了可靠依据。
七、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最后,标准还对石子馍的外包装标识、运输条件以及存储环境做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在外包装上清晰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并建议采用防潮、避光的包装材料以延长货架寿命。同时,运输时应注意避免剧烈震动,存放时则要远离高温潮湿区域。
综上所述,《DB37/T 3439.59-2018 鲁菜 石子馍》不仅传承了这一传统美食的文化内涵,更通过一系列标准化规定提升了其工业化生产的水平,促进了鲁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