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展览会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组织机构与职责、风险评估与控制、现场管理、应急管理和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类展览会的安全管理工作。
Title: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Exhibi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35-2018《展览会安全管理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确保各类展览会的安全举办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
1. 安全组织与责任
标准要求主办方应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明确各岗位职责。这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培训等。例如,第4.1条指出,“主办单位应当设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安全管理小组”,并明确规定每个成员的具体任务,如现场秩序维护、消防设施检查等。
2. 场地安全评估
在场地选择上,标准强调了对展览场地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第5.2条规定,“展览场地应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这意味着不仅需要检查建筑结构是否稳固,还需确认其消防系统是否正常运作,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3. 展品运输与布展
对于展品的运输和布展过程,标准提出了严格要求。第6.3条提到,“所有进入场馆的物品都需经过安检”,并且“布展期间禁止使用明火作业”。此外,还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持有相应资质证书,并且在施工前提交详细的施工方案给主办方审核批准。
4. 人员管理
关于参会人员的安全管理,标准特别关注了观众入口处的控制措施。第7.1条建议,“展会期间应设置多个检票口,并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同时,对于特殊群体如儿童或老年人,需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服务。
5. 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预案是整个展览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第8.2条的要求,“主办单位需预先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涵盖火灾、地震等多种突发事件类型”。并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演练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摘录及简要分析,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DB37/T 3435-2018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