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农业大数据中蔬菜相关基础代码集的编码原则、结构和具体代码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交换与共享以及相关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
Title:Agricultural Big Data - Basic Code Set - Part 3: Vegetab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3434.3-2018《农业大数据 基础代码集 第3部分:蔬菜》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蔬菜相关的农业大数据基础代码。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蔬菜类别的编码规则、分类体系以及相应的代码表。适用于蔬菜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数据交换与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GB/T 19496-2004《信息技术 数据元素的定义和表示》等国家标准,这些文件为蔬菜数据编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术语和定义
- 蔬菜类别:指按照生物学特性和用途对蔬菜进行分类的结果。
- 基础代码:用于唯一标识蔬菜类别的数字或字母组合。
分类体系
标准采用科学分类法,将蔬菜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果菜类和其他类六大类。每一类下设若干亚类,并给出具体的代码范围。
# 示例解读:
以叶菜类为例,其代码范围为“100-199”。具体如菠菜代码为“101”,油菜代码为“102”等。这种分类方式便于计算机系统识别和处理,同时符合行业习惯。
编码规则
1. 唯一性:每个蔬菜类别只能有一个唯一的代码。
2. 扩展性:预留足够的空余代码空间,以便未来新增蔬菜种类时使用。
3. 可读性:尽量使代码简短且易于记忆。
代码表
标准附录A列出了所有主要蔬菜的代码表,包括名称、代码及所属类别。例如:
- 西红柿(代码:201)
- 黄瓜(代码:202)
实施建议
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建议相关单位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采用本标准规定的代码进行数据录入和查询。同时定期更新代码表,保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7/T 3434.3-2018不仅为蔬菜数据标准化奠定了基础,还促进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