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据中心能效监测与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监测内容及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数据中心能效监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Data Center Energy Efficienc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M6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38-2019数据中心能效监测与评价技术导则》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数据中心的能效监测和评价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数据中心、能效监测、能源效率等核心概念。例如,“数据中心”是指集中存放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并提供数据处理服务的场所;“能效监测”则是指对数据中心内各种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记录和分析。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能效监测系统的设计要求中,强调了系统的全面性与准确性。要求监测系统应覆盖数据中心的主要能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IT设备、制冷系统、供电系统等,并且要能够提供连续、稳定的数据流。同时,还指出监测点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确保所采集的数据能够真实反映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状况。
再者,关于能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该标准提出了多个关键指标。其中包括PUE(电源使用效率)、CUE(碳利用效率)、WUE(水利用效率)等国际通用指标,同时也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如年均电力消耗增长率等特色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涵盖了能源效率,还包括了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等多个维度,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数据中心的综合性能。
最后,在评价方法上,标准提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上述提到的各项具体指标来量化数据中心的表现;另一方面也鼓励考虑诸如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等因素进行主观判断。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动态调整机制的重要性,即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标准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评价体系以保持其科学性和适用性。
综上所述,《DB11/T 1638-2019数据中心能效监测与评价技术导则》从多个层面为数据中心的能效管理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对于促进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数据中心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