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城市森林营建的基本原则、规划布局、植物选择与配置、土壤管理、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城市森林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Urban Forest Establish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637-2019《城市森林营建技术导则》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指导城市森林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规划与设计
标准指出,在城市森林营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布局各类植被。例如第4.1条规定:“城市森林规划应当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注重生态功能与景观效果的统一。”这意味着在制定城市森林建设方案时,不仅要考虑树木种植密度、种类搭配等技术细节,还要统筹兼顾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确保森林建设符合城市发展目标。
二、关于树种选择
第5.2条明确要求:“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并适当配置具有观赏价值或经济价值的外来树种。”乡土树种适应性强,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态系统;而引入适量的外来树种可以丰富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森林的美观度和吸引力。此外,还需注意避免选择易引发过敏反应或者病虫害频发的植物种类。
三、关于养护管理
根据第7章内容,“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被列为关键环节之一。具体包括定期修剪整形、防治病虫害、施肥灌溉等内容。特别强调了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建议设置专门的监测站点,持续跟踪评估城市森林健康状况及生态效益。
四、关于公众参与
为了增强市民对于绿色空间的认知度和支持力度,标准提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见第8章)。比如组织志愿者参与植树造林实践课、举办主题展览介绍不同树种的特点及其重要性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城市森林建设当中来,共同维护美好家园。
以上只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上整个文件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操作指南,非常值得相关从业者认真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