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养护作业中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布置原则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级公路的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etting up Safety Facilities in Highway Maintenance Ope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023-2019《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公路养护作业时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等级公路的日常养护、专项工程及应急抢修作业中的安全设施设置。
2. 术语和定义:
- 养护作业控制区:为保障养护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作业地点周围布置的交通管控区域。
- 上游过渡区:从警告区终点到缓冲区起点之间的路段。
- 缓冲区:设置在上游过渡区与工作区之间,用于吸收车辆因速度变化产生的动能并保护工作人员的区域。
3. 基本要求:
- 安全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768的规定。
- 设置时应考虑交通流量、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 所有设施需稳固可靠,易于安装拆除,并保持良好状态。
4. 具体设置:
- 标志牌:根据作业类型合理选择警告、禁止或指示类标志,并确保其清晰可见。
- 渠化装置:如水马、锥形交通标等,用于分隔车流方向,防止非作业车辆进入作业区。
- 照明设施:夜间作业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保证作业人员视线良好。
- 临时护栏:对于需要长时间封闭半幅路面的情况,应设置连续性临时护栏以隔离行人与车辆。
5. 特殊情况处理:
遇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雾)或特殊节假日(如春节、国庆节),需适当延长各分区长度,增加警示频次,必要时暂停施工。
6. 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已设置的安全设施进行巡查,发现损坏或缺失应及时修复更换,确保始终处于有效状态。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内容摘录及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