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瓶装工业气体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定内容与方法、等级划分与评定。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瓶装工业气体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等级的自我评定、等级申请及监督检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Production Rating - Part 31: Enterprises Operating Bottled Industrial G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 T 1322.31-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31部分:瓶装工业气体经营企业》是北京市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瓶装工业气体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重点条款一:人员管理
标准要求企业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且这些人员需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所有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这表明企业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提升,还要确保每位员工都清楚自身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
重点条款二:设施设备
关于储存与运输环节的安全规定,明确规定了气瓶存放区域应当保持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等易燃物,并且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专用运输车辆,且驾驶员需持有相应资格证书。这一系列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不当操作导致事故的风险。
重点条款三:应急预案
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但不限于泄漏处理程序、火灾应对方案等内容。并且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全体员工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从而有效减少损失。
重点条款四:监督检查
为了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标准还强调了内部自查制度的重要性。企业应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存档备查。这种持续改进的过程有助于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内容的简要分析。它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促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