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叶鼠李苗木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育苗地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方法、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小叶鼠李苗木的培育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hamnus parvifo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434—2019小叶鼠李培育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小叶鼠李的育苗、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在育苗环节,标准明确指出种子处理需采用低温层积法,具体为将种子与湿沙按1:3比例混合后置于0℃-5℃环境中冷藏60天以上。这一措施旨在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播种时间宜选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播种深度控制在2cm左右,每亩播种量约为5kg。
对于幼苗期管理,标准强调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建议使用滴灌或喷灌方式灌溉,每次浇水量以渗透表土10cm为宜。同时要求定期松土除草,松土深度一般为3-5cm,除草频次视杂草生长情况而定。
在成株期栽培中,标准推荐株行距为1m×1.5m,每穴栽植一株。每年需进行两次追肥,分别在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进行。施肥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2:1:1。
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特别提到要重视预防为主。建议每年春季和秋季各开展一次病虫害调查,发现病虫害初期应及时采取生物或物理防治方法。例如使用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治蚜虫,利用粘虫板诱捕食叶害虫。
这些条文体现了科学严谨的管理理念,有助于提升小叶鼠李种植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