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枝子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苗木培育、造林地选择、造林方法、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胡枝子的人工造林及经营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espedeza Bicolor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2369—2019胡枝子造林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为胡枝子的造林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适地适树原则
标准指出,在选择造林地时应充分考虑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与胡枝子生物学特性的匹配性。例如,胡枝子适宜在pH值为5.5-7.5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在造林前需对土壤进行检测,确保符合这一范围。同时,胡枝子耐旱但不耐水湿,故应避免将其种植在低洼易积水地带。
苗木质量要求
标准规定了用于造林的胡枝子苗木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具体而言,苗木高度应在30厘米以上,地径不低于0.3厘米,并且无病虫害、机械损伤。此外,根系完整且长度不少于15厘米,这有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整地与栽植
整地是保证造林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标准建议采取穴状整地方式,挖穴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栽植时要将苗木垂直放入穴内,使根系舒展并与土壤紧密接触,然后回填踏实。栽植深度以略高于原土痕为宜,这样既能防止水分流失又能促进根部呼吸。
抚育管理措施
抚育管理对于胡枝子林分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根据标准内容,在幼林期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除草松土作业,特别是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第一次抚育工作尤为重要。另外,还需定期检查是否有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森林防火注意事项
鉴于胡枝子具有较强的可燃性,在造林区域周边设置防火隔离带是非常必要的。标准强调,在靠近居民区或者交通干道附近种植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宽度不少于10米的防火隔离带,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人员培训。
通过以上几点解读可以看出,《DB23/T 2369—2019胡枝子造林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选址到后期管理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强调了生态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这对于推动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