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内樟树等三个乡土阔叶树种立木碳计量的模型和相关参数。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涉及森林碳汇研究、碳计量及林业碳交易等相关领域的应用。
Title:Carbon Measurement Model and Parameters for Standing Trees of Three Native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ncluding Camphor Tre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177-2019 樟树等三个乡土阔叶树种立木碳计量模型及参数》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为樟树、枫香和火力楠这三种乡土阔叶树种的碳计量提供科学依据。该标准通过建立准确的立木碳计量模型,帮助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
首先,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省内以樟树、枫香和火力楠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林或天然林中单木碳储量的估算。这一规定确保了模型的应用具有地域性和针对性,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植被特征。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关键概念进行了规范,如“立木碳储量”、“生物量转换因子”等。这些术语的标准化有助于避免因理解差异导致的数据偏差,保证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与可比性。
接着,标准详细描述了建模过程。要求采用胸径、树高作为输入变量,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碳储量估算模型。对于每种树种,均提供了独立的模型公式,例如樟树的碳储量Y=0.0001X₁²X₂(其中X₁代表胸径,单位为厘米;X₂代表树高,单位为米)。这些模型经过大量实测数据验证,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模型参数的选择原则,包括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样木、定期更新数据库等措施来提高模型可靠性。同时,考虑到不同区域环境因素的影响,建议在实际应用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调整模型参数。
最后,标准提出了实施建议,鼓励相关部门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定期开展碳储量调查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森林经营决策之中。通过持续改进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