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程序、数据采集与处理、风险评估方法及结果表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评估工作,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isk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ongq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931-2019《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技术规范》是针对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工作。通过明确适用范围,确保评估工作在特定区域和条件下开展,为后续具体实施提供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1. 农业面源污染:由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渗漏等方式进入水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 风险评估:对农业面源污染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这些术语的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认识,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的工作偏差。
三、评估内容
主要包括污染源识别、污染负荷计算、污染迁移转化模拟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四个方面。每个环节都明确了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要求,如采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利用数学模型预测污染物迁移路径等。
四、评估流程
评估流程分为准备阶段、现场调查阶段、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及报告编制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操作指南,比如准备阶段需要收集基础资料,现场调查阶段要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并记录原始数据。
五、风险管理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灌溉方式、加强农药化肥使用管理等。这些建议旨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风险。
六、监测与反馈机制
建立长期的监测体系,定期更新评估数据,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强调了动态监控的重要性,有利于持续改进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以上是对DB50/T 931-2019中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