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笼汤包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感官要求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内小笼汤包的制作与经营。
Title:Culinar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Xiaolong Soup Dumplings (Yuxiaochi)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926-2019 渝小吃小笼汤包烹饪技术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重庆市小笼汤包的制作工艺与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料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制作小笼汤包所使用的面粉应为高筋小麦粉,猪肉需选用新鲜、无异味的后腿肉,并强调使用新鲜猪皮熬制的皮冻作为汤汁的主要来源。这一规定确保了汤包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2. 馅料配比:标准对馅料的比例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每500克猪肉中加入约100克皮冻,同时添加适量的姜末、葱花等调料以提升风味。这种配比不仅保证了汤包鲜美的汤汁,还兼顾了整体的味道平衡。
3. 制作工艺:在制作过程中,面团需要经过多次醒发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且擀皮时要控制厚度均匀。包馅时要求封口紧密,避免煮制过程中漏汤。蒸制时间也需严格把控,通常为8至10分钟,以保持包子的完整性及内部汤汁的鲜美。
4. 成品质量:成品的小笼汤包外观上要求皮薄馅多,色泽洁白,形态饱满。品尝时,汤汁丰富、味道鲜美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注意不油腻、不咸淡失衡。这些细节体现了对消费者体验的高度关注。
5. 卫生安全: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必须遵循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采购、加工环境清洁度以及工作人员个人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这不仅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50/T 926-2019》从原料到成品再到服务全过程都制定了详细的规范,对于推动渝式小吃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维护并发扬这一传统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