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选址、规划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饲养管理设施、粪污处理设施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tandardized Large-scale Dairy Cow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389-2019《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是一项针对奶牛养殖行业的重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奶牛养殖场的科学规划与建设。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排水良好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奶牛生活环境的卫生条件,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选址时还应考虑交通便利性以及供水供电的可靠性。
2. 布局设计
养殖场的布局应当合理分区,包括生产区、管理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并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减少相互影响。例如,挤奶厅应靠近牛舍,便于操作;而粪污处理设施则需位于下风向并远离水源,以避免交叉污染。
3. 牛舍建设
牛舍的设计需充分考虑通风、采光及保温隔热性能。标准建议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结构,以便于空气流通。同时,地面应防滑耐磨,并设置足够的排水系统来维持干燥清洁的环境。
4. 饲养密度控制
对于不同阶段的奶牛(如犊牛、育成牛、泌乳牛),其饲养密度有不同的要求。过高的密度不仅会影响奶牛健康,也可能导致疾病传播风险增加。因此,在设计牛舍时必须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理的饲养空间。
5. 饲料存储与加工
饲料仓库应该密封良好,防止潮湿和虫害侵入。此外,还需配备必要的饲料加工设备,保证饲料质量稳定。标准强调了原料采购时要注重新鲜度,并定期检测营养成分是否符合标准。
6. 环境保护措施
在废弃物处理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减排目标和技术方案。比如通过堆肥法处理粪便,既能实现资源化利用又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另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确保排放达标。
7. 安全管理
包括消防通道畅通无阻、紧急疏散预案制定等内容。特别是在电气线路铺设上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避免因短路等原因引发火灾事故。
以上只是对DB50/T 389-2019部分内容的简单概述,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