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璧山兔的烹饪术语和定义、原料及要求、制作工艺、装盘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渝菜中璧山兔的制作与评价。
Title:Culinar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ishan Rabbit in Yu Cuis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渝菜中的璧山兔是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佳肴,其烹饪技术规范在DB50/T 922-2019中有着详细的规定。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出发,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该标准强调了兔肉的品质要求。规定所使用的兔肉应为新鲜或冷冻保存良好、无异味、无病害的新鲜兔肉,并且要求兔肉的脂肪含量适中,肌肉纤维细腻。这不仅保证了菜品的基本口感,同时也确保了食品安全。
其次,关于刀工处理部分,标准指出兔肉需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以便于烹调过程中受热均匀,从而达到最佳的口感效果。同时,对于配菜如青椒、红椒等也提出了相应的切配要求,以保持菜肴的美观性和食用时的便利性。
再者,在调味料使用方面,标准明确了各种调料的比例和添加顺序。例如,豆瓣酱作为主要调味品之一,其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成品的味道。此外,还特别提到花椒与辣椒的比例搭配,这对于形成独特的麻辣风味至关重要。
最后,烹饪方法上,标准推荐采用先炸后炒的方式制作璧山兔。先将切好的兔肉放入油锅中快速炸制至表面微黄,这样可以锁住肉汁并增加香气;接着再加入事先准备好的配料及调味料进行翻炒,直至完全熟透即可出锅。整个过程需要控制好火候,避免过度加热导致肉质变老。
通过以上几点分析可以看出,《DB50/T 922-2019渝菜 璧山兔烹饪技术规范》从原料选取、加工处理到具体操作步骤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旨在传承和发展这一经典川菜的独特魅力。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可以制作出口感绝佳的璧山兔,还能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