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草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方法、监测流程及成果表达。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墒情的遥感监测及相关应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Soil Moisture in Alpine Grass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681-2018 高寒草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高寒草地地区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为高寒草地土壤墒情的监测提供了系统化的技术指导,确保了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对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定义部分,标准明确界定了“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等核心概念。例如,“土壤墒情”被定义为土壤中水分含量的状态,而“遥感监测”则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表信息的过程。这些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监测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上,标准强调了监测应包括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度等多个指标,并推荐使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方法来提高监测精度。这表明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要关注单一指标的变化,还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接着,在数据采集环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采集要求和技术手段。比如,对于传感器的选择,建议优先采用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设备;同时,在野外实地验证过程中,也给出了详细的样本点布设原则及数量要求。这些规定有助于保证原始数据的质量,从而提升最终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关于数据分析与结果表达,标准指出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处理所收集的数据,并且要求最终呈现给使用者的信息应当直观易懂。这意味着除了技术层面的操作之外,还需要注重用户体验,使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监测成果的意义。
最后,在质量控制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整个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程序,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鼓励机构间合作交流,共同推进该领域的发展。
综上所述,《DB63/T 1681-2018 高寒草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规范》通过系统化的规定,不仅明确了高寒草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的基本框架,而且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这对于促进我国高寒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