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原湖泊、水库水体面积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高原地区湖泊和水库水体面积的遥感监测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High-altitude Lake and Reservoir Water Body Area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原湖泊、水库水体面积遥感监测规范》(DB63/T1680-2018)是青海省为指导和规范高原地区湖泊与水库水体面积的遥感监测工作而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适用于高原地区湖泊、水库等水体面积的遥感监测,旨在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境内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水库水体面积的遥感监测。同时,对于其他具有类似地理环境特征的高原湖泊、水库水体面积监测也具有参考价值。
二、术语和定义
1. 水体面积:指在某一特定时刻,通过遥感影像识别出的湖泊或水库水面覆盖区域的面积。
2. 遥感监测:利用卫星或航空器搭载的传感器获取目标地物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
3. 影像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一系列操作,以提高影像质量,确保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三、技术要求
1. 数据源选择
- 应选用分辨率不低于2米的空间分辨率影像作为基础数据源。
- 优先考虑云量小于10%的影像,以减少云层对观测的影响。
2. 影像预处理
- 辐射校正:消除传感器自身及大气条件对影像亮度值的影响。
- 几何校正:将影像投影到统一坐标系下,保证不同时间点影像间的空间一致性。
- 大气校正:去除大气散射和吸收作用造成的光谱失真现象。
3. 水体提取方法
- 可采用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组合法或者支持向量机分类法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水体的有效提取。
4. 监测精度评估
- 至少选取5个样方进行实地验证,样方面积不小于1平方公里。
- 样方内水体面积实测值与遥感解译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5%。
四、成果表达
1. 成果形式
- 提供水体分布图、变化趋势图以及相关统计数据表等形式的结果展示。
2. 图件要求
- 所有图件均需标注比例尺、北方向指示符以及必要的注记说明。
- 使用矢量格式保存水体边界线,便于后期进一步分析使用。
五、实施保障措施
1. 组织管理
- 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检查进度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2. 技术培训
- 对参与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熟练掌握所需技能。
- 邀请专家举办讲座,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3. 资金支持
- 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充足到位。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六、总结
本标准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规定了高原湖泊、水库水体面积遥感监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提升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性指导意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适合本地特点的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