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鱼病害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草鱼养殖过程中病害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Title: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ass Carp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3215-2018《草鱼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操作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草鱼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预防措施
- 定期检测水质:标准要求每半月至少检测一次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等指标。保持良好的水质是防止草鱼疾病发生的基础,因为不良的水质会削弱草鱼的免疫系统,增加患病风险。
- 合理投喂:规定饲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根据季节和草鱼生长阶段调整投喂量。过量或不足的饲料都会影响草鱼健康。
2. 消毒管理
- 池塘消毒:在放养前,池塘需经过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处理。这一步骤旨在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为草鱼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 工具消毒:所有用于捕捞、运输草鱼的工具都必须事先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例如,使用前后均需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工具。
3. 疫苗接种
- 标准建议对草鱼苗种进行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常见病害如出血病、肠炎病等。疫苗接种可以显著提高草鱼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爆发的可能性。
4. 日常观察与记录
- 养殖人员需要每天早晚巡塘,仔细观察草鱼的活动状态、摄食情况及是否有异常行为。一旦发现疑似病鱼,立即隔离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病因。
5. 应急处理
- 当出现大规模疾病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包括停止投喂、加强换水、投放药物等。同时,要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寻求专业指导和支持。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草鱼病害的发生率,保障养殖效益。本规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防控方法,还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